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5:06    次浏览
胡晓海南昌县委书记10月11日,在南昌市科技创新大会上,县委书记胡晓海代表南昌县做了发言。晓海书记说: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,南昌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,围绕“科技创新、精英创业”的目标定位,全力促进“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”深度融合,探索走出了一条“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、助推跨越发展”的新路径。连续六次荣获“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”,连续三年获评“全省专利十强县”。今年1-8月,全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20件、639件,同比增长513%和44.2%。其中,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省第一、授权量位居全省第二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:致力“政策+服务”促动,集聚“科技创新”资源;致力“基金+基地”撬动,集成“科技创新”优势;致力“引资+引智”互动,集优“科技创新”效能。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我县在创新创业方面到底是怎么做的吧!致力“政策+服务”促动,集聚“科技创新”资源为营造创新、创业氛围,南昌县先后制定出台了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》《鼓励企业转型升级》《“嵌入式”招商》《电商创业》等一系列政策,从空间载体、公共服务、融资税费等方面,为创新创业“量身定制”配套扶持政策。资金方面,南昌县在近三年累计投入3亿元科技资金的基础上,设立了1.3亿元的增信保证金、5000万元的还贷周转金,筹集“创新创业”扶持资金1.5亿元;与省建行合作,设立全省首家科技银行(小蓝科技银行),全面实施“瞪羚三年计划”,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“融资难”问题。此外,南昌县还注重帮扶,建立全省工业园区领先的企业服务平台,成立园区企业服务受理中心,每季度开展一次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评议评价,试点开展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,企业投资类项目的审批时限压缩率达83%。2015年,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、占全市1/4左右。今年成功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48家。致力“基金+基地”撬动,集成“科技创新”优势抢抓国家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,南昌县以现代金融为切入点,成立了全省首家30亿元的“南芯”集成电路产业基金、全省首个6亿元的县域创投基金和2亿元的创业专项基金,成功并购了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——“恩智浦”功率分离器项目,扶持培育了“佳时特数控”等一批“科技小巨人”企业。同时,依托省校合作战略,与清华大学合作设立了小蓝创新创业基地,并先后搭建了“留学人员创业园”“小蓝高科技孵化器”等各类创新平台11个,启动推进了2.5平方公里的“小蓝高新技术产业园”建设,闯出了一条以产业引导基金,撬动项目引进、推动产业升级;以创新创业基地,承载项目落户、促进企业集聚的“基金+基地”的发展新路径。目前,小蓝创新创业基地已入驻北科生物、华清博恩、德瑞光电等科技型企业30余家。 致力“引资+引智”互动,集优“科技创新”效能坚持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的原则,南昌县紧盯高校院所、高端企业、高级人才,注重发挥《南昌县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暂行办法》等“1+7”系列文件和“引智扶优、精英小蓝”计划的叠加效应,推动“产学研用”一体化,“引进项目与引进人才”一体化,一大批“带项目、带成果、带技术”的人才团队和研发机构纷纷落户县域。目前,全县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(重点实验室)9个、院士工作站4个。据了解,今年1-8月,南昌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20件、639件,同比增长513%和44.2%。其中,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省第一、授权量位居全省第二。下一步,南昌县将进一步完善“科技创新”体系、优化“科技创新”环境、激发“科技创新”活力,力争到2020年,全县高新企业总数突破200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1/3,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%。 来,小编再给大家推荐几个典型的企业代表! 江西佳时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成立院士工作站,并根据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目标提出“自动化柔性生产线项目”和“五轴高速移动数控机床摆头项目”,研发了“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”,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。 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了“东大-三鑫先进医疗器械联合研究中心”,致力于“无针注射器”“血液透析机”等多项临床急需且能填补省内外空白的新产品研发,取得了发明专利1项、实用新型专利5项、外观设计专利1项的阶段性成果。 从事桥梁、建筑荷载设备生产的南昌永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了更加简便、直观的智能荷载箱,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检测、长期检测以及直接利用手机APP实时查收数据,预计12月份投入使用……